
400-552-3362
中新网贵州新闻7月23日电(记者张伟)有“世界桥梁博物馆”美誉的贵州,累计建成3万多座桥梁,已建和在建的桥梁连起来超过5400公里,世界第一高桥——六安高速公路在建花江峡谷大桥、世界第二高桥——杭瑞高速公路北盘江大桥、世界第三高桥——在建安盘高速公路天门特大桥,均坐落在贵州。
“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文化特征,两地都有着巨大差异,但这并不阻碍我们交流。贵州桥梁工程不断刷新世界纪录我im电竞网站们早有耳闻,此次活动一定要亲眼看看这种壮观震撼的景象。”7月中旬,2025“知行贵州”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暨2025中国—东盟暑期协同夏令营在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开幕,一名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教师希望,各国青年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以桥会友、加强交流,“期待我们的友谊就像贵州桥梁一样,跨越山海、连接未来。”
据了解,“知行贵州”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于2021年正式启动。该活动每年邀请至少100名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青年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开展短期交流研学,是推动中外青年从“知”到“行”的深度互动,成为区域教育合作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。
“知行贵州”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仅是中国——东盟教育交流周搭建中外人文交流“桥梁”的一个缩影。
自2008年首届中国——东盟教育交流周举办以来,中外青年交流日益频繁。研学交流、文体交流等活动有序开展,积极推动贵州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新成效。以教育为纽带,贵州与东盟的人文交流正在迈上新的台阶。
旅游研学不仅是参观地标建筑,感受人文风情的窗口,更是传播文明、交流文化、增进友谊的桥梁。
柬埔寨留学生陈财鸿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研学,亲眼见证水族民众对水族文化的活态传承,感叹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。陈财鸿认为这对更好传承柬埔寨文化很有借鉴意义。
缅甸籍留学生诺拉在贵州研学后就彻底爱上贵州,“因为和家乡风味相近的美食、友善的同学,都让我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。”
2008年以来,贵州省各级各类学校师生代表赴国(境)外交流访问12600余人次,其中赴东盟国家5600余人次;吸引来自东盟国家学生到贵州交流学习人数累计19800人次;推动在贵州设立以教育为主的双边或多边区域合作国际平台及基地11个;推动贵州60所高校与国(境)外380余所高校、教育及科研学术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关系……
数据表明中国——东盟教育交流周的持续举办,让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教育交流的良好前景正日益显现。
不同的地理环境、历史背景,塑造出不同的地域文化。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,众多中国青年选择到国外留学来感受世界多元文化的多姿多彩。而中国“缩影”的贵州也正成为外国青年认识中国、了解中国的热门选择之一。
贵州师范学院“星跳”团队多次代表中国出访东盟、欧洲等地开展文化交流演出,让国外年轻人大呼“amazing”。这种以苗绣元素为服饰设计、以侗族大歌为背景音乐,融合传统节奏与现代跳绳技艺,极具中国特色的表演形式收获一批国外粉丝。一根简单的跳绳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,让世界在跃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艺术之美与体育精神,推动中国故事用青春与律动传向全球。
兴趣是激发个体探索和认识事物的重要因素,是形成价值认同和文明互鉴的重要前提。如今,中外青年对彼此的兴趣日益高涨,如外国青年会对贵州“村超”心生向往。
2024年4月13日,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来自印度尼西亚、老挝、马来西亚、泰国等38个国家的120名留学生组成的足球队、啦啦队参加贵州“村超”比赛,沉浸式体验贵州“村超”的魅力。
“我对‘村超’很感兴趣。今天我还特意准备了泰式奶茶,想让贵州朋友尝一尝。”泰国留学生嫦秀雯激动地说。中场休息时间,留学生们带来的印尼传统舞蹈将氛围推向高潮。
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,贵州“村超”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文化魅力,是留学生近距离观察贵州,了解中国乡村文化、民族文化和体育传统的窗口。
中国与东盟山水相依、心手相im电竞网站连。2025年中国——东盟教育交流周还将推动1100名国(境)外青年来黔研学游学和交流访问。频繁的交流互动,让越来越多的国外青年走进贵州、了解中国,也让贵州成为中国—东盟人文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支点。
随着中国与东盟多领域合作进一步深化升级,彼此都需要培养精通中国与东盟各国语言的人才,以语言互通促进文明交流。
2024年8月19日,2024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“汉语桥”——“诗琳通公主杯”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演讲大赛在贵安新区举行。本次大赛主题为“诗词中国”,来自泰国格乐大学、浙江大学、遵义医科大学等12所高校的东盟留学生选手参赛。
“中国诗词不仅让我领略到中文的语言魅力,还教会我许多人生智慧。”来自同济大学的泰国籍留学生许玟清认为,学习中文不仅是掌握一门新语言的过程,更是学会欣赏中国文学之美的方式。
如何让语言不通、文化不同的年轻人迅速打成一片?众多答案中,电子竞技和音乐或许是最“优选”之一。
2025年5月24日,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“年轻态”IP赛事——Z世代(东盟-中日韩青年)多彩电竞大赛暨贵州高校电竞联赛(遵义赛区)拉开帷幕。参赛选手金贤来自柬埔寨。比赛期间,金贤来和中国队友讨论了许多新玩法、新战术。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和柬埔寨各自的独特文化。“虽然大家文化背景不同,但一些风土人情却极为相似,这让我感到非常意外和有趣。有机会我一定要去中国更多地方看看。”
2024年5月24日晚,一场以东盟留学生为主角的2024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“和世界握手”主题音乐会在贵阳举行。中国舞、印尼舞、独唱越南传统音乐等节目轮番上阵,彰显出贵州教育对外开放的活力和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人文交流的无限精彩。
“来中国读书追梦,还能与中国同学一起演出,我非常激动!”老挝姑娘李娜就读于贵州民族大学,她表示自己非常喜欢中国音乐、中国文化,希望能用歌声交到更多朋友,在歌声中领略更多中国文化的魅力。(完)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